「松下幸之助「和」道盛和夫」應該是在中國最有名的兩位日本製造行業的經營者,一位是松下電器的創業人,一位是京瓷的創業人。從在中國出版的相關書籍的種類和銷量來講,松下在80/90年代在中國最知名的日本經營者。2000年之後,應該是稻盛和夫。我本人買了很多松下和道盛的書籍,也買了很多關於松下電器和京瓷的相關書籍來學習,受益多多。
最近10多年,筆者關注了全球範圍內1000多家各行各業的企業,伴隨著對企業研究深入,筆者有一個樸素的想法,那就是:我們對日式經營的認識停留在松下和道盛的階段行不行?還有一個更加尖銳的問題,那就是:松下電器和京瓷今天是不是能夠代表日本企業的優質公司?當然,解釋這些複雜的問題,超出筆者的能力和知識範圍。在此,筆者想通過介紹,筆者眼中的日本半導體行業的優質公司,來對上面兩個問題,做出一個側面的回答。這些公司的案例,對於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也具有一定的啓發。
本系列中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了,在經歷了漫長的30多年的低速成長的時代之後,日本半導體產業的一些細分領域依然在全球保持了很強的競爭力。具體來講,日本在半導體材料領域,佔據了全球的半壁江山,在半導體材料的高階領域可以說是一枝獨秀。在半導體生產設備領域,日本和美國荷蘭可以說是三分天下。在一些特殊半導體產品領域,日本也保持了比較大的優勢,主要是功率半導體和CMOS影像傳感器。這些優質企業的名字,大部分不爲中國的大眾所知曉。這些公司不爲人所知曉,有很大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類似「稻盛和夫」這樣的公衆人物。但是如果從公司的連續成長年數和利潤率來講,日本半導體行業的一些公司的質地可能遠遠好於松下和京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