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是如何做出5G建設去中國化的決定的?》中,我寫到了德國最終確定在5G上退出中國供應的方案,也提及了德國在此問題上一直承受了來自盟友和歐盟層面的壓力。那麼,德國所承受的壓力和所處的大環境到底是怎樣的?
在德國政府2019年初啓動5G頻譜拍賣之前,關於5G網路架構是否排除來自特定國家供應商的討論就已經出現了。一方面,華為在5G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可是另一方面,華為來自中國。2018年時,德國電信營運商Deutsche Telekom在其網站上公佈了使用華為5G技術來建設5G網路的訊息。而在媒體的詢問下,該營運商強調的是「多元供應商戰略」,即除了仰仗華為,還有來自歐洲本土的愛立信和諾基亞。也正是那時,美國已經在對德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德國退出華為供應,並要挾否則限制美德情報合作。而德國當時的總理默克爾明確反對複製美國路線,堅持「英雄不問出處」。
在歐盟層面,歐盟於2020年出臺了5G網路安全工具箱,該工具箱的功能之一就在於成員國識別高風險供應商,進而禁止或限制該供應商進入其5G網路建設。
您已閱讀21%(449字),剩餘79%(17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