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關於華為和中興參與德國5G建設的禁令終歸還是出臺了。7月11日,德國聯邦內政部公佈,德國政府已與德國電信營運商Deutsche Telekom、Vodafone和Telefónica達成一致,最遲2026年底前,在5G核心網中不再使用來自華為和中興的組件,最遲在2029年底之前,必須在5G接入網和傳輸網中更換掉兩家制造商的關鍵管理系統。內政部長法澤爾在新聞發佈會上強調:「我們非常仔細地審查了德國5G移動網路中中國製造商的關鍵組件所帶來的風險。」
關於禁令背後的推動因素,我在去年3月的《5G、半導體和中西技術依賴》一文中已經有所闡述:在歐洲,在5G建設上要不要將華為或中興排除在外,一直處於討論和爭議當中,英國早已下達了禁令,而德國則在「禁用」還是「繼續使用」上並沒有明確表態。德國聯邦信息技術安全域性(BSI)和聯邦內政部當時正在審查,在德國5G網路中是否存在威脅到國家安全的部件。來自德國安全部門的兩個說辭是,供應商可能在技術上爲外國情報竊取數據預設「後門」;因爲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可能導致外國以此對德國施加政治壓力。所以,這起審查活動並非一個純技術可能性上的審查,而是一次政治因素上的評估:在5G上,德國對中國的依賴有多大,後者以依賴施壓前者的可能性有多大。據電信諮詢公司Strand報告,2022年,德國59%的5G無線接入網設備來自中國供應商。
德國保持警惕的直接原因在於,5G網路屬於絕對的關鍵基礎設施。法澤爾將5G稱作爲「德國經濟基地的中樞神經系統」。內政部發布的禁令公告稱,「聯邦政府已經在它的《國家安全戰略》中做出決定,更好地保護像公共5G移動網路這樣的關鍵基礎設施,減少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爲了避免出現嚴重脆弱性和依賴性,應選擇可信賴的生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