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7月15日開幕,會期標配四天,18日表決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確認政治局對貪腐的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開除黨籍的處分,按得票多少排序的候補中央委員等額遞補爲中央委員,當晚慣例發佈全會公報。
國內外對此次三中全會期望值很高,多個境外主串流媒體廣泛採訪專家,多次發表長篇專稿分析熱點和擬出臺的政策。原因簡單,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每年貢獻約爲30%,歷經新冠疫情三年封控,2023年全面解封后,並未快速實現普遍預測的「V型」反彈。經濟偏冷、信心偏冷、需求偏冷、投資偏冷、消費偏冷,中國民衆日子不好過,全球經濟也不好過,迫切需要一針強心劑,所以渴望中國能夠出臺如十八屆三中全會量級的改革決策,振奮人心、穩定預期。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評估
您已閱讀8%(367字),剩餘92%(43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