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歐盟作爲世界重要經濟體和全球兩個最大的乾淨能源投資國,加強中歐氣候、能源合作對全球低碳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能源低碳發展」項目課題組與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推出聚焦中歐綠色能源合作的系列文章,旨在更好推動中歐綠色能源合作、深化中歐多層次綠色能源合作共識。】
中歐氣候合作:進展與挑戰
近年來,中歐氣候合作邁上新臺階。2019年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International Platform on Sustainable Finance)啓動,並於2020年7月起由中國人民銀行和歐盟委員會相關部門擔任共同主席,以支持和加快全球邁向氣候中和,實現可持續經濟過渡。進而,2023年7月的第四次中歐環境與氣候變化議題高層對話,強調排放權交易合作;2024年4月,中歐雙方就循環經濟合作路線圖達成一致,強調電池回收、塑膠汙染、再製造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同時,俄烏衝突久拖未決,歐洲安全始終面臨動盪失序之風險,加之全球市場競爭、新興技術迭代、供應鏈重置等因素,歐盟原有的技術優勢似不再顯著,對經濟安全的擔憂亦有增無減。在此背景下,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等浪潮,亦可能給中歐氣候合作帶來挑戰。
您已閱讀11%(512字),剩餘89%(40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