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全球主要經濟體公共債務問題的擔憂已經困擾市場多年,先前的多數研究表明,債務過高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債務可持續性、國有企業殭屍化以及經濟運行效率降低,但與此同時,由於在金融危機和新冠危機中,財政也扮演了重要的逆週期調節的作用,財政對於經濟的穩定和推動作用,也越來越被市場關注。
財政政策再認識
總體而言,對於財政作用的新探索,聚焦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全球金融危機和COVID-19疫情之前,研究認爲自主財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響應太慢或難以退出,與此相比,自動穩定器(automatic fiscal stabilizers)——即在經濟衰退期間自動增加支出或減少稅收——被認爲更加實用。但嚴重的金融和社會危機使各方達成政治共識,部署更快速、多樣化和新穎的財政措施,不僅僅依賴財政的自動穩定器功能。具體而言,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財政干預措施支撐了民營部門的資產負債表,並在貨幣政策受限時刺激了總需求。類似的案例導致了對財政政策的重新評估。
您已閱讀20%(444字),剩餘80%(17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