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歐關係

在歐盟如何決定對華關稅問題上,美國就像房間裏的大象

張冬方:在中美貿易衝突和兩大國競爭面前,歐盟一方面想好制定全新的對華路線,另一方面又得提防自己不僅僅只是跟隨在美國的身後。

前幾日,美國對諸多中國產品進口加徵超高關稅。在大西洋的彼岸,有觀點認爲,歐盟由此承受對從華進口加徵關稅的壓力,也有人擔憂,中國產品因避開美國關稅進一步湧入歐盟市場。

與此同時,德國聯邦批發、對外貿易和服務協會(BGA)主席德克•詹杜拉發出警告稱,歐盟不能採取類似的行動。德國交通部長福爾克•維辛也對媒體稱,以懲罰關稅的方式發起貿易戰是一條錯誤的道路,歐盟不應當效仿美國。據德媒報導,一位歐委會發言人稱已獲悉美國的決定,並將評估對歐盟造成的可能影響。

在中美貿易衝突和兩大國競爭面前,歐盟一方面想好制定全新的對華路線,另一方面又得提防自己不僅僅只是跟隨在美國的身後。

您已閱讀12%(280字),剩餘88%(19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米國薯國

薯國,愛喫馬鈴薯的德國;米國,愛喫大米的中國。本專欄聚焦於與中國比較下的德國和歐洲,尤其是德國和歐盟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數據保護、反壟斷等監管政策 。在數字經濟監管領域,歐盟是先行者。作者張冬方,資深媒體人,做過雜誌,幹過電視,做過人物訪談記者,幹過生活類編輯。近十年來紮根德國,觀察和報導德國社會和政治熱點,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