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被起重機掐住脖子的美國港口

Jason Li:在沒有自然需求的背景下,拜登政府的投資也好,加競爭對手的關稅也好,都不足以說爲美國港口起重機行業提供足夠的動力

拜登在上週 15 號宣佈了針對中國產品的一系列 301 調查措施,內容包羅萬有,涵蓋電動汽車、鋰電池、晶片、醫療產品等諸多類別。作爲一位物流和貿易行業從業者,筆者第一時間注意到的是其中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分類:從 2024 年開始,港口起重機(Ship-to-Shore Cranes)的關稅將從既有的 0% 關稅加到 25%。

相對電動汽車和鋰電池、晶片而言,港口起重機在媒體上的熱度要低得多。不過說起這港口起重機,那拜登和他的民主黨前任歐巴馬那可是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這兩位總統似乎和中國製造的港口起重機是「命中犯衝」,政治生涯在港口起重機上栽了大跟頭。

我們先從歐巴馬說起。2013 年,歐巴馬總統在美國南部的邁阿密港演講,宣傳振興美國製造業,投資美國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但就在他演講的時候,背後港口起重機上一面美國國旗被吹跑,露出了港口起重機本身的 Logo——大大的「振華」兩個漢字。2021 年,拜登總統在巴爾的摩港演講的時候,地方官員「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調整了演講臺的位置,儘可能擋住起重機上的漢字。但造化弄人,命運在拜登身上梅開二度——又有媒體注意到了背後起重機的「振華」。

您已閱讀17%(491字),剩餘83%(24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