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從求職到被裁,演算法是如何毀掉你的前程的

希爾克•謝爾曼的著作《演算法》發現,招聘人員和管理層採用的人工智慧工具可能出錯,弊大於利。

就人工智慧發表危言聳聽的論調的人會警告說,機器學習終將毀滅人類——或者至少讓人類變得多餘。但如果說真正令人擔憂的問題其實更加平常無奇呢?比如人工智慧工具其實活幹的很糟糕。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教授、記者希爾克•謝爾曼(Hilke Schellmann)花了5年時間研究如今僱主在招聘、解僱和管理中廣泛使用的工具,之後得出了上述結論。機器人越來越多地決定我們在網上看到哪些招聘廣告,招聘人員閱讀哪些簡歷,哪些求職者進入最終面試,哪些員工能夠晉升、拿到獎金或收到裁員通知。但在這個由演算法「界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在哪些方面表現出色,在哪些方面做的喫力的世界裏……如果演算法出錯了怎麼辦?」謝爾曼在《演算法》(The Algorithm)一書中問道,她把自己在研究中的發現寫進這本書中。

招聘人員和管理人員有很多理由用到人工智慧:篩選堆積如山的簡歷,更快地找人填補職位空缺;幫助他們找到有才能的人,即使這些人的過往背景異於常人;做出更公平的決定,消除人類的偏見;或者跟蹤績效並識別問題員工。

您已閱讀27%(454字),剩餘73%(12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