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35歲之後的人生

一位職場媽媽眼中的疾進與歸零

張樂愚:在竇豔明看來,多年職場修煉的最大收穫,是她看到了成長並非一種版本。這讓她不再執著於單一路徑依賴,甚至不再爲「雞娃」焦慮。

《35歲之後的人生》寫到第11位人物了。開這個專題最有趣的部分之一,就是身爲作者,自己卻永遠不知道誰是下一位主人公,以及ta會展現什麼樣的人生狀態?

上個月和編輯商量下一位採訪對象的時候,他問爲什麼不寫一寫依然還在常規職場軌道中的上班族羣體?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羣體我再瞭解不過了,能有什麼新鮮故事可言呢?都是大寫的「單調」罷了。

不久前,我又讀了雪柔•桑德伯格在2013年時出版的那本暢銷書《向前一步》。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安安靜靜地快躺了11年了,要不是上面有作者親筆簽名,大概很早之前就被賣到了二手書市場了。以前認爲這都是些雞湯文章,但如今看來,只要作者能真誠地表達,終究還是會打動人心的。

您已閱讀8%(296字),剩餘92%(35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樂於觀察

作者張樂愚,在社會規訓下成長,手握專業主義歷經12年的外企與網路職場生涯,見證行業週期的起落興衰。 通過職業升級打怪,得以窺見一線城市人們的職場生活。 一直努力成爲一個熱愛思考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寬容的人。 儘管各種媒介層出不窮,但始終相信文字的力量。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