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跨國製造企業需要面對來自中國的新一波競爭

疫情後首次來到中國參觀的外國製造企業,對中國競爭對手在兩三年內取得的進步感到震驚。

今年3月,當瑞典投資者和銀行家組成的訪問代表團自疫情以來首次來到中國參觀工廠和造船廠時,所見所聞讓他們震驚。

根據瑞典商業銀行(Handelsbanken)首席股票策略師馬提亞斯•松德林(Mattias Sundling)的說法,在中國內地——瑞典制造商長期開展業務——來自中國公司的競爭是「兇猛的」,甚至是「可怕的」。「他們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裏趕上並發展壯大起來,這讓我們感到震驚。」他說,「中國競爭對手給外界的一種刻板印象是,他們生產廉價的山寨貨。我認爲,此行讓我們警醒,讓我們意識到情況已經不是這樣了。」

從中學考試到奶茶連鎖店,激烈的競爭在中國無處不在。如今,中國人的競爭意識對外國企業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持續擴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就體現了這一點。

您已閱讀21%(325字),剩餘79%(11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