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社會

輿情驅動的時代,政策如何保持定力

劉遠舉:現代社會各種問題都是非常複雜的,不是靠看幾條短影片就能做出正確判斷的。政策應該在輿情面前保持定力,這纔是真正地對大家負責。

在智慧型手機、短影片充分普及的當下,輿情,也即普羅大眾的觀點和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驅動著時代的發展。它不僅能夠反映社會的熱點和趨勢,還能對政策制定、企業發展甚至國際關係產生深遠影響。而且越來越直接。

一、

3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內容聚焦預製菜範圍、標準體系建設、食品安全監管和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4個方面。明確預製菜定義和範圍;規定生產過程不允許新增防腐劑;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製菜明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是此次《通知》的三個重要內容。

您已閱讀8%(277字),剩餘92%(29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遠觀近思

劉遠舉,重慶人,先學理工科再學經濟學,從事過諮詢行業,現爲自由撰稿人。關注時政、財經、科技,旨在探尋現象背後的事實與公正。文風理性、客觀,且用人性的溫度替換虛僞的中立。微網誌ID@劉遠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