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術

孫遜:神話故事的虛構與當代藝術的現實

範庭略:在其個展《消失的馬戲團》中,孫遜運用嫺熟的技法,在神話以及怪誕不經的畫面中探索虛構與現實。

油罐藝術中心的廣場上空無一人,週末的下午總算有陽光可以曬在人們的臉上了。入口處放著空靈感的音樂,即將進入藝術中心的一瞬間,竟有些通往藝術聖殿的恍惚。

沒有了穿著寬大西裝套裝的文藝青年,也沒有揹着小挎包的退休老人,一場期待已久的展覽即將開始,我的內心略有激動。油罐藝術中心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個展館,據他們工作人員稱叫做二號館,這裏的展覽總是精心安排的,無論是賈藹力的巨幅油畫,還是托馬斯•豪斯雅戈的巨型雕塑,總之一個有著近乎無限透明的穹頂和足夠高的挑空,一個藝術家要在這裏彰顯自己作品的一萬噸氣場,沒有足夠厚重的作品是根本鎮不住這個曾經作爲直升飛機儲油罐的巨大空間。特別是在今天這個把一切都裝進手機螢幕的時代,巨幅的作品除了帶給觀展者有強悍的視覺衝擊力之外,藝術家的功底也會暴露無遺,即便今天還有很多藝術家繼續使用幻燈投影的方式進行創作,但是那種站在起重機上繪畫的藝術家,跟填補投影色塊的藝術家基本上不可以同日而語。總之,在沒有米開朗基羅的西斯汀教堂大廳的時代,大幅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挑戰,無論是藝術形式本身還是藝術場館本身。在這一點上,油罐藝術中心一直在將它特有的穹形屋頂運用到極致。

《開場時刻》(Opening Moments,2021) 布上油畫 樹脂 30(H)*40cm
您已閱讀14%(538字),剩餘86%(31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浮光印跡

範庭略,圖書出版人,並主持一檔原創播客節目《新生活之聲》。浮光掠影,錄不盡都市芸芸;今欲有憑,存不完歲月浮沉。就此存照,倒是有了浮華生活窺豹一斑的可能。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