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

妮可拉•本內黛蒂:讓藝術找回「全民參與感」

張璐詩:這位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藝術總監迎來了任期的第二年,她所面對的重點課題,仍然是如何解決藝術正在面對的「身份危機」。

「沒錯,我們就是原版,一切混沌與創新都從我們開始。」去年上任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下稱EIF)藝術總監的義大利裔蘇格蘭小提琴家妮可拉•本內黛蒂(Nicola Benedetti),上週在倫敦主持發佈2024年的EIF節目。

她令人再次思考藝術節的身份意義:EIF於二戰後的1947年由愛丁堡一羣文藝愛好者心懷「重振人類精神」之理想創辦而起,由此成爲全球第一個立足國際的綜合藝術節。EIF創辦後不久便啓發了歐洲多個藝術節的創辦,成爲世界各地城市藝術節的先驅和典範。

在剛發佈的2024年節目單中,一批女性藝術家的名單十分顯眼,發佈時間也剛好在國際婦女節前夕。古典音樂界的性別結構變化尤其明顯:直到上世紀末仍然是以男性爲絕對主導的領域,如今像華裔指揮家陳以琳(Elim Chan)、美國指揮家Marin Alsop、小提琴家Hilary Hahn、中國鋼琴演奏家王羽佳、英國小號演奏家Alison Balsom等人,早已成爲業界中堅。

您已閱讀21%(444字),剩餘79%(17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