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國際教育

不想「卷」的外地生源,盤活海南國際教育

肖經棟:海南光是引進國際化學校、境外大學,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這些學校在海南能夠生存下來並發展壯大。

國家大力支持發展海南國際教育,但海南的劣勢和優勢同樣明顯。在優勢方面,海南有政策扶持以及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國際教育實驗上的政策一直比較謹慎,自2003年《中外合作辦學條例》頒布實施後,並沒有大的政策調整。在海南現有的國際教育政策中,允許境外大學、職業院校獨立辦學則是新的政策突破。

劣勢是海南本地人口太少,生源不足,本地高考「內卷」程度低,並沒有像浙江、廣東因高考太過內卷導致有強烈的創辦中外合作大學的需求,因此在地的國際化學校比較難辦起來。同時,海南的財政實力不強,並不具備引進需要大量財政補貼的中外合作大學條件。想在短時間內解決生源不足的問題,亟需引進外來學生。

高考公平的大前提下,如何吸引生源?

您已閱讀12%(300字),剩餘88%(21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