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國際教育從2003年國務院頒布實施《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後開始快速發展,截至今日有20來年的發展史。在國際教育發展過程中,普高長期給國際教育輸血,提供軟硬體等諸多方面的支持。而最近兩三年來,我發現國際教育反哺普高乃至整個基礎教育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國內不少學校同時有普高和國際部。在國際部發展之初,普高會提供師資、招生等多方面的支持。根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的規定,高中段的中外合作項目需要開足開滿國內普高課程,普高課程的師資以及教學多由普高部來提供支持。而在招生上,我看到一些學生會被普高名校所吸引進而選擇就讀其國際部,名校國際部往往能夠招錄到優質學生跟這點息息相關。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際教育和普高在不斷的碰撞和磨合中,國際教育的特色和優勢也凸顯出來了,開始反哺普高乃至整個基礎教育。我總結下來,國際教育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反哺普高乃至整個基礎教育,一方面是課程與教學,另一方面是學生成長,包含生涯規劃和境外大學申請支持。
您已閱讀17%(413字),剩餘83%(19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