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經濟人

徐瑾書單:經濟學家如何影響戰爭

徐瑾:戰爭中的經濟非常重要,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始終在影響全域性。誰在背後操縱這隻經濟之手?經濟學家在其中扮演了光彩還是罪惡的角色?

希臘曾經有句諺語,「金錢是戰爭之母」,很類似的,中國古人也有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在戰爭之中,經濟尤其經濟政策制定也非常重要,可以說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始終在影響戰爭全域性,這隻手如何翻雲覆雨?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隻經濟之手?經濟學家在其中扮演了光彩還是罪惡的角色?遺憾的是,在過去歷史書寫中,我們看到不少政治家、軍事家甚至普通民衆的故事,經濟學家的故事卻少之又少。

正如《戰爭中的經濟學家》一書開篇所言,「單憑戰術高明的將軍和聰明的政客無法贏得戰爭。他們也需要頂尖的經濟學家。」經濟學家可以說在現代戰爭重要一環,本書也可以說是彌補了這一空白。它從跨國視角重新追溯了兩次世界大戰及戰後的冷戰時期中多位經濟政策者的故事,讓我們重新以經濟學的視野審視戰爭。

《戰爭中的經濟學家》將鏡頭聚焦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階段,即在1935—1955年左右,這是一個全球政治經濟發生巨大變遷的時代,衝突與對立、毀滅與死亡是這一階段的主旋律,據說死亡人數高達8000萬人,經濟學家的人性與專業在其中也備受考驗。這一個黑暗的時代,也是一個新生的時代,經濟學家諸多才能得以學以致用,從戰爭融資到國家競爭或者戰後重建。有人把20世紀重大的六項經濟學發展成果列出如下,「凱恩斯宏觀理論、投入產出分析、國民收入覈算、線性規劃、博弈論、一般均衡理論」,而這些都與本書的主人公有千絲萬縷的各種關係,也成型於戰爭時代。

您已閱讀17%(597字),剩餘83%(29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