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縣中孩子的人生突圍,需要的不止是張雪峯

PEER:對出身不利的他們而言,觀念的力量甚至超過物質的限制,阻礙著他們去看更大的世界。他們也有多樣的愛好,也有潛能通過閱讀和反思從應試教育中「突圍」。

縣鎮高中(即縣域內的普通高中)是整個縣域內的最高學府,寄託着當地人們對於「教育改變命運」的期望。

然而,近年來「縣中塌陷」的現象持續引發關注。「縣中塌陷」,表現爲某些地區縣域內普通高中的優質生源與師資流失、教育質量下降。以及,從升學結果上看,縣域內初中生升入本地高中的比例、縣域高中生進入國內名校的比例都較十年前降低。

2000年代前期,縣域內每年都有學生考入國內名校;2000年代後期,縣中的生源、師資開始外流,出現縣與縣、地級市之間的惡性競爭。2012年之後,針對貧困縣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禁止名校跨區域招生等政策、以及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三統一」加分政策)出臺,縣中也紛紛採取自救措施(如,設置初中部、爲留在本縣就讀的高中生提供獎學金)。縣中開始「回溫」「復興」。

您已閱讀5%(349字),剩餘95%(65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