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旅行

一座大飯店與奧斯陸的歷史剪影

張璐詩:大飯店的所在地最初並不算城市中心,此後這裏不斷吸引政客、記者、演員以及尋找靈感的藝術家,以至於報刊有個專欄名稱乾脆就叫「大飯店軼事」。

18年前,第一次到奧斯陸來。正是冬天,漫長的黑夜裏,碎酒瓶子滿地,日間則是陰霾滿天。19世紀的挪威劇作家易卜生寫過:這個自由的國度,堆滿了不自由的人。畫家蒙克則在某個場合說:「這兒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曾是窮困藝術家的蒙克,不知是否因而常到奧斯陸大飯店(Grand Hotel)的咖啡館(Grand Cafe)裏尋求口腹和精神庇護。蒙克年輕時曾在議會對面的樓頂租下過一間公寓,離大飯店咖啡館很近,但他口袋裏沒幾個錢,並不夠應付在大飯店裏的花費,於是蒙克便將自己的畫拿到店裏做交換。當時的飯店主人對畫家網開一面,允許拮据的藝術家以創作當「糧票」。據說蒙克拿進來的畫包括了《麥當娜》,這幅畫給他換來了一頓豐盛的牛排餐,外加啤酒。不過當時拿到這幅畫的侍應生,在作品出名之前就將其賣掉了。可以想像這人後悔時的頓足嗟嘆。

後來我又三番五次到奧斯陸來,大都是冬季。最近再次踏足,驚訝地發現初夏的北國城市,整個禮拜居然陽光燦爛,氣溫怡人。加上夏季白晝漸長,午夜天際仍然深藍,凌晨三點已破曉。再次走入1874年開門至今的大飯店,走進牆上貼滿諾貝兒和平獎得主照片的門廊後,才發現自己入住的這個以「阿爾弗雷德•諾貝兒」命名的套間,正是每年諾貝兒和平獎得主的指定下榻房間。每年的諾貝兒和平獎得主,還會走到房間的其中一個橢圓形陽臺上,接受樓下羣衆的歡呼致意。我推開陽臺門後,發現斜對面就是挪威議會,低頭就是卡爾•約翰斯大道,直通到不遠處的挪威皇家城堡。

您已閱讀19%(612字),剩餘81%(26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過路詩篇

張璐詩(Lucy Cheung),常駐倫敦資深媒體人,職業音樂人,旅居北京、希臘多年。專注音樂產業、文藝思潮與美食文化,視野遍及全球。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