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音樂

在夜店裏聆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張璐詩:各樂章逐步積蓄的能量,伴隨著變幻的燈光,迴盪在露著鋼筋水泥的牆壁之間。這樣一場「沉浸式」的演出,幾乎打破了古典音樂會所有的戒律。

倫敦東南部的Printworks曾是倫敦《標準晚報》等幾份報紙的印刷廠。這家曾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印廠於五年前關閉,被改造成了一家音樂俱樂部,成爲深受電子舞曲愛好者歡迎的現場。可容納六千人的空間內極少上演古典樂,也因爲如此,最近一兩年,偶爾一兩次的交響樂現場頗爲引人矚目。

不久前,通過70多個喇叭組成的擴音設備,以及極光樂團(Aurora Orchestra)的40多名樂手戴著返送耳機背譜演出,一部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下文簡稱「貝五」)在這裏被分樂章演繹出來。每個樂章不光掌聲四起,還安排了樂章間休息。這樣一場「沉浸式」的演出,幾乎打破了一場傳統古典音樂會所有的戒律。樂章間,還由電子音樂人Nwando Ebizie受「命運」啓發的電子樂和氛圍音樂作品作爲場景銜接。

極光樂團在Printworks的演出現場,攝影:張璐詩
您已閱讀11%(364字),剩餘89%(28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過路詩篇

張璐詩(Lucy Cheung),常駐倫敦資深媒體人,職業音樂人,旅居北京、希臘多年。專注音樂產業、文藝思潮與美食文化,視野遍及全球。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