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62歲退休,法國人錯了嗎?

庫柏:我對法國養老金改革的建議是:讓收入最高的10%人羣工作到(比如說)67歲。讓普通人在還能享受人生的時候好好享受。

巴黎的抗議遊行路線經過我們家所在的林蔭大道。按照法國生活的週期規律,每隔幾年,政府就會試圖讓每個人工作更久,直到一場全民抗爭推翻相關計劃。隨著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希望將最低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到64歲,抗爭再次發生。前幾天,我好不容易擠出我們家的大門,走過法國共產黨設在我們門前的攤點,走到擠滿遊行人羣的街道上,看了看橫幅:「把我們的人生奉獻給老闆?不!」

我過去持有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標準觀點,認爲法國人應該接受現實。法國62歲人士現在的預期壽命是85歲,造就了接近全球歷史上最長的平均退休人生。我以前是這麼想的:假如工作到65歲,你仍有20年時間可以玩滾球(boules)。但我在法國生活期間一次又一次意識到,在重大問題上——伊拉克戰爭、核能、乳酪——法國人往往是對的。我改變了對退休和養老金的看法。法國人引領世界,創造了一個新的人生輝煌階段:退休的第一個黃金十年。他們的養老保險制度在成本上仍然剛好可承擔。其他國家應該向他們學習。

法國養老金領取者的「金色黃昏」是最近幾十年纔有的。已故作家和哲學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曾在1970年寫道,社會將老年人視爲「垃圾」,其生活水準「悽慘」。但在1981年,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當選總統,開始鼓吹一種新的退休願景:「終於開始生活!」他將退休年齡從65歲降至60歲。

您已閱讀35%(608字),剩餘65%(11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