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有了機器貓又如何?科學又不是全部!

秦軒:藤子先生也好,宮崎駿先生也好,他們可以通過這些還活著的地方,去想像百年前的生活傳統,帶孩子體驗這種傳統。

女兒的小名叫叮噹,我妻子起的,來自日本漫畫叮噹貓。這麼多年,我一直沒搞明白這個漫畫人物名字該怎麼叫。小時候我看的第一本漫畫書裏,它叫機器貓,後來叫哆啦A夢。男主角的名字更奇怪,最早叫野比,後來叫康夫,再叫大雄,全無規律。前兩天去創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紀念館,才知道正宗的叫法是哆啦A夢和野比大雄。只是我更習慣最初認識它們時的中式名字,機器貓和野比。

 

紀念館在多摩川附近,離鐵路登戶站不遠。下了車,站臺上的佈置已經在提醒我們,到了機器貓的地盤。出站按指示找到去紀念館的專車,車廂內外是作者創作的各個角色。我一眼看見戴反重力斗篷的蒙面俠。快30年沒見的人物了,完全想不起名字,心裏倒有久別重逢的小欣喜。

您已閱讀10%(300字),剩餘90%(27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