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年危機

面對中年危機,開啓一段冒險

張樂愚:在中年危機面前,人們需要「風險能動性」,不僅關注馬上、立刻的問題,還要能夠放眼長遠,思考長期重要的問題。

我的大學同學S說,他走入了「中年危機」。

S從畢業那年進入房地產行業,也算是趕上了行業浪潮的尾巴。在一家房地產央企被外派三年,回國後他的事業便像坐上火箭一般,歷經國內各大頭部房地產公司,一度做到一家公司某區域的二把手。

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大概是在5年前,他開啓了「無憂消費模式」:加槓桿買了二套房,每年和家人出國旅行一次。消費的過程中不會過多考慮收入的變化。

您已閱讀7%(176字),剩餘93%(21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樂於觀察

作者張樂愚,在社會規訓下成長,手握專業主義歷經12年的外企與網路職場生涯,見證行業週期的起落興衰。 通過職業升級打怪,得以窺見一線城市人們的職場生活。 一直努力成爲一個熱愛思考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寬容的人。 儘管各種媒介層出不窮,但始終相信文字的力量。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