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

FT社評:必須重視數學的價值

數學基礎對於面向未來培養年輕人至關重要,但英國人經常以自己數學能力低下爲榮。蘇納克呼籲將強制數學教育延伸至18歲是正確的。

「不算太糟糕,但必須更加努力」很可能是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看了英國年輕人數學成績單之後的看法。在16至19歲的英格蘭年輕人中,只有一半人在某個水準上學習這門學科。與此同時,儘管算術能力在許多國家被視爲學術嚴謹的標誌,但英格蘭人經常把自己在代數、乘法表和三角學上的掙扎當作某種「榮譽徽章」。爲了提高認真程度,蘇納克上週呼籲將強制數學教育延伸至18歲——多數發達國家早已這樣做。的確,紮實的數學基礎對於面向未來培養今天的中小學生至關重要。

計算技能是成年生活的基本技能。從管理預算、賬單和稅收,到減肥、健身和計時,無數日常事務要求具備基本的算術概念。就業和薪資結果也與數學能力密切相關。即使不是直接要求較高計算能力水準的高薪職業(如會計和工程),大多數工作也要求具備一定的分析數據、評估趨勢和做出慎重決策的能力;對於這些工作崗位,低水準的計算能力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從本質上講,對數學的紮實掌握培養了解決問題、系統學習和抽象思維的技能: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當年將這門學科描述爲「邏輯思想的詩歌」。要應對快速經濟和技術變化——這些變化將繼續改變工作實踐和職位——帶來的新挑戰和新機遇,這些技能至關重要。麥肯錫(McKinsey)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爲:若要在未來的職場取得成功,就必須掌握邏輯推理、數據素養和計算思維等關鍵的基礎技能。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領域的發展,以及對編碼員、量化分析師和數據分析師的需求激增,都反映了這一點。

您已閱讀54%(640字),剩餘46%(5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