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英關係

英國保守黨政府的對華政策:爭議與辨析

何越:前保守黨領袖、極右翼的伊恩•鄧肯•史密斯爵士將保守黨的對華政策批評爲綏靖政策,筆者認爲不是這樣,原因有三。

兩週前,英國首相蘇納克發表其外交政策藍圖,並談到了對華政策。他主張對中國採取「強有力的實用主義」,把中國描述爲對英國的「系統性挑戰 」。輿論認爲,這表明英國對北京採取了一種柔和的態度(見《何爲蘇納克的「堅定有力的實用主義」對華政策?》)。與之相呼應,12月12日,外交大臣克萊弗利發表講話,闡述了他對英國外交政策的看法,其中簡短提及了對華態度。

克萊弗利簡短概況了英國的演化過程——從一個靠強權殖民的大國,演化到以國際秩序與法律爲手段制止戰爭,以保持和平:

「在我們的大部分歷史上,世界一直被『強者做他們能做的事,弱者受他們必須受的罪』這一殘酷的格言所支配……因此,一代有遠見的領導人建立了一套國際規則和機構,旨在使法律——而不僅僅是權力——成爲國家之間關係的仲裁者……國際秩序使我們更多的人類同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生活在和平與繁榮之中。而這正是英國外交政策努力更新其創辦原則和制度唯一最重要的原因。」

您已閱讀14%(399字),剩餘86%(25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越陌度阡

何越(Yue He Parkinson),母親、妻子、廚師以及雙語作家。以英文撰寫中國與世界;以中文撰寫英國與世界。著有China and the West – Unravelling 100 Years of Misunderstanding 《揭開中西百年誤解》、《讓世界愛上中國美食(西方中餐大師譚榮輝自傳)以及《撕裂的民主——「脫歐」陰影下的英國政治與社會》(即將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