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

如何爲有爭議的政府形象做國際PR

趙瑩:公關人員維護的是」名譽資產「,在對方本身名譽資產爲零或者負數的情況下,粉飾他們的問題會讓PR公司陷入「不義」境地。

卡達世界盃如火如荼的小組賽已經開賽一週,然而這一首次由阿拉伯國家舉辦的足球頂級賽事,從一開始就備受爭議: 先前一些歐洲國家隊的球員計劃佩戴彩虹色的「One Love」臂章來支持LGBT羣體,國際足聯卻在卡達主辦方的壓力下頒布了球隊處罰令,於是德國隊球員不得不在萬千球迷和電視觀衆注視下捂住嘴巴抗議此決定;早先國際人權組織也指控卡達政府,稱其在爲世界盃特別建造的七座體育場和其他基建項目中造成了數千名農民工在沙漠酷暑中工作而喪生;而早在2015年,美國司法部長就曾起訴14名國際足聯官員,聲稱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和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主辦權決定中有「系統性及根深蒂固的腐敗行爲」,FBI的突襲調查和逮捕也導致FIFA機構幾近奔潰,前主席塞普布拉特引咎辭職。

爲此,卡達否認了所有針對該國的指控,併爲LGBT的球隊處罰令做出辯解稱任何國際賽事都必須尊重主辦方國家的法律和宗教信仰與習俗。卡達國內民衆的觀點,則認爲歐美強隊球員的各種行爲和人權組織的指控很是虛僞,彷彿他們沒有享用這些全新並能自動空調降溫的球場帶來的便利與舒適。

話說作爲歷史上最昂貴的世界盃,以石油發家的土豪卡達爲此豪擲了2290億美元,更是在杜哈北部沙漠地區,重建了一個全新的「綠色城市」。可是這些金光閃閃的真金白銀,卻並沒有爲卡達帶來國際社會和輿論的讚譽。爲了抵抗西方媒體的大量負面報導,卡達政府還曾出面向各大國際PR公司廣發英雄帖,RFP滿天飛,希望可以招攬到願意代理其PR業務的國際公司,可是各種苛刻的要求和當地註冊許可等,讓這一投標沒了下文,類似於2018年萬博宣偉代理俄羅斯世界盃PR業務的結局並沒有出現。

您已閱讀32%(699字),剩餘68%(14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