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22世界盃

卡達世界盃批評者要如何面對21世紀的現實挑戰?

加內什:無論中國會否超越美國,世界的力量中心都很可能悄悄從老牌民主國家移走,使西方不得不做出糟糕得多的道德妥協。

在2001年9•11恐襲之後的幾年裏,隨著自由派人士對美國的同情逐漸消退,你經常聽到以下論調:

西方沒有資格評判世界上民主程度較低的地區。尤其是批評中東可能會被視爲反穆斯林。政權並不壞,更說不上什麼「邪惡」,它們只是沒有見過世面的美國人看不懂的當地文化的產物。即使事情真的是黑白分明,我們過去討好阿拉伯國家——將其當作石油供應來源或冷戰棋子——難道不可恥?順便說一下,你知道得克薩斯州仍然有死刑嗎?

正是這種相對主義,這種拒絕說「全球南方」壞話的態度,當年促使克里斯多福•希鈞斯(Christopher Hitchens,已故英美知識分子——譯者注)離開左翼。這種隔閡始於他的左翼同志們在1989年對拉什迪事件(指薩爾曼•拉什迪因《撒旦詩篇》而遭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下達追殺令——譯者注)含糊其辭。

您已閱讀19%(346字),剩餘81%(14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