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根據外媒報導,包括貝萊德、先鋒資本和道富等在內的大股東和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向美國的三大零售企業沃爾瑪、Lowe's和TJ Maxx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對於美國最高法院有可能推翻Roe v. Wade 案,從而限制墮胎憲法權利事件,進行主動公開的發聲和公司改進。由於這些華爾街投資人在被動指數基金中積累了大量的上市公司投票權,因此他們希望通過主動激進地指導公司對重要社會議題、ESG等話題發表聲明,可以致力於積極改善和改進公司治理。先前,也有專家預測,如果Roe v. Wade 法案被駁回,明年可能會有數百個與墮胎權利相關的股東提案,在公司年度股東和代理人會議上被提出來要求進行討論。
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因爲被動和主動的原因,開始需要考慮是否對社會政策和政治問題發表公開聲明,不僅僅是因爲這會影響到很大一部分員工權益和年輕員工對於加入公司和長期留在公司的想法,也會進一步直接影響業務。而近年來股東投資人對於ESG的重視,也導致了財富管理公司直接施壓公司董事會。舉例來說,2017年,道富要求1500多家公司董事會在全員男性的董事會里,加入女性董事的數量,作爲其Fearless Girl(無所畏懼的女性)全球活動的一部分;2018年在佛羅里達州學校槍擊事件以後,貝萊德從其專注於ESG投資交易的基金中剝離了銷售槍枝的零售商股票。而沃爾瑪公司此後也表示在其零售商店全面禁止槍枝銷售,以支持禁槍運動,減少暴力惡性事件的頻發。
從疫情期間佛洛依德事件引發的大遊行到六月份「驕傲月」慣常的LGBTQ人羣權益推廣,越來越多的公司被推上企業社會公民的風口浪尖,需要對社會熱點事件發聲,以此來表達公司價值觀,區分哪些行爲與公司企業長期發展有關聯需要秉持。那麼是否所有的跨國企業都應該對熱點的社會事件發表公開聲明呢?這個問題的討論應該基於以下幾個層面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