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與前瞻

南美推動建立「鋰佩克」,中企面臨怎樣的形勢?

王英良: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三國政府已不把鋰礦石當作普通商品,而是作爲戰略商品進行「尋租」,還通過立法、環保等途徑增加交易成本。

近期,阿根廷外交部人士向西班牙埃菲通訊社透露,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三國正致力於推進建立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鋰佩克」,以在鋰價格波動的情況下達成「價格協議」。

歐佩克是石油產油國的卡特爾聯盟,負責制定石油產量水準,以影響每桶石油的價格。出於同樣想法,「鋰佩克」希望就鋰礦的價格和協調生產達成一致,併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相關技術制定準則。鋰佩克參與方旨在在不確定的市場中以類似聯盟的方式尋求政策協調和利益最大化。

2011年「鋰佩克」就被提出。由於當時玻利維亞和智利兩國領導人的意識形態分歧大,兩國關係緊張,這一提議被擱置。隨著智利左翼聯盟候選人加夫列爾•博里奇2021年12月當選新任總統,情況發生了變化。如今南美「鋰三角」的三個國家均爲左翼執政,特別是目前鋰資源開發程度最高的智利。博里奇對鋰資源開發尤爲重視,主張強化國家調控、提高礦企特許權使用費、推動建立國營鋰業公司等。由於存在共識,共同打資源牌符合各方利益,「鋰佩克」進程由此加速。

您已閱讀12%(419字),剩餘88%(30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