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設計

新中式家居設計簡史:從小衆審美到大眾需求

鄭靜:「新中式」家居代表更爲包容的生活方式,它不排斥各種西洋式的陳設,也能收編禪意、侘寂等小衆的審美。

十幾年前,我寫過一本《新中式藝術》,是那種開幅很大的冊子,裏面彙集了很多空間案例。爲了這本書,我和攝影師一起,前前後後跑了近一百多個地方收集素材,有餐廳、會所、園林、藝術家工作室,也有很多私人的家。

那是「新中式」這個概念剛出現的時候,媒體上把所有和傳統中式不一樣的創新方式都稱爲新中式。而我覺得好像還不完全是這樣,在書裏我重新解釋了新中式,將和紅木傢俱與大紅燈籠不一樣的中式元素,都梳理爲一種「新」,這種新是和古板印象的「中式」不對立,應該算是補充。比如除了紅牆綠瓦,還有江南園林的恬淡雅緻;除了大紅大綠,藤黃赭石也是中國色彩的重要一抹,還有黑白水墨,竹編青花,這些都是中式風格。它們在生活空間內,是如何被運用的,以及會呈現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來,我都儘量梳理呈現出來。

這本書還做了英文版,在海外市場銷售,我還帶著它參加過法蘭克福書展。同時帶去的樣刊還有《中國風尚》和《中國紅》以及《ART DECO在上海》,我想說一個中式風格的系列劇,而不是獨幕劇。這個故事說得還不錯,那次書展效果挺好,不少出版社有合作意向,他們也想定製一些有關中式話題,給他們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科普,到底是什麼中國風。

您已閱讀19%(493字),剩餘81%(21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居食趣

鄭靜,《美好家園》雜誌主編、財經網生活頻道主編、家居設計專欄作家、策展顧問,著有《歲時歷——日日是好日》、《中國風尚》、《新中式藝術》、《ART DECO 在上海》等,微網誌號@綠色蝴蝶,WeChat公衆號「蝴蝶廚房」。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