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歐盟爲何遲遲未能在天然氣價格應對措施上達成一致?

張冬方:一個多月以來,歐盟成員國在天然氣價格應對措施上各有各的想法。布拉格峯會上天然氣價格上限仍是關鍵話題,但仍然沒有進展。

最近,德國在公佈了2000億歐元的鉅額能源救助計劃後,成爲衆矢之的。波蘭總理稱其爲德國利己主義,要求歐盟能源政策不能受制於德國,義大利即將卸任的總理指責德國破壞了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團結,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一些成員國表示擔憂,如果德國企業能在政府補貼之下更好地生存下來,則會加劇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差異,破壞共同市場競爭。

2000億歐元確實是一個足以讓很多其他歐盟成員國眼紅的數目,不是所有政府都有如此雄厚的財力。這份被稱作防護傘的計劃中,最刺眼的內容就是天然氣價格上限,而在歐盟層面,德國呼籲歐盟團結,反對設定天然氣價格上限,反對共同債務,這樣一對比,德國的「獨行俠」形象似乎坐實了。

在剛剛過去的歐盟成員國布拉格峯會上,德國總理蕭茲的重點任務就是對他的「2000億歐元」做出合理解釋。他首先反駁了認定德國在單獨行動的指責,稱包括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荷蘭和德國的國家都出臺了類似的措施。至於團結,光指望歐盟層面出臺甚至連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都同意的天然氣計劃,不知道猴年馬月,德國人民等不了。況且,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的穩定,也是歐盟的利益所在。同時,蕭茲表示無法理解,馬克宏堅決反對西班牙修建穿越西法抵達德國的Midcat天然氣管道,似乎馬克宏纔是沒有體現出團結精神的那個人。

您已閱讀21%(540字),剩餘79%(20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