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

天然氣危機下亂了陣腳的歐洲電力市場

張冬方:天然氣價格若是居高不下,電價也穩定不了,更何況,天然氣危機並不是一場短期危機,如何讓電價和天然氣價脫鉤,迫在眉睫。

目前,歐洲的電力市場已經亂了陣腳。

電價正在動盪當中。據歐洲能源交易所(EEX),8月26日,法國2023年交付的的基荷電力期貨價格創下了記錄,衝至每兆瓦時1130歐元,而奧地利的結算價則爲每兆瓦時1105歐元,德國的也高達985歐元。今年7月中到9月初,德國四大電網營運商對2022/2023年冬天歐洲和德國電力市場進行了壓力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在電力緊缺之下,歐洲電力消費者著面臨著14到91個小時的斷電或限電風險,而在再調度問題上,德國南北和跨境輸電能力不足,同樣面臨巨大壓力。

二十年前,歐盟成員國通過了進一步開放歐盟電力和天然氣市場的決議。那時候,他們展望的是統一而自由的能源內部市場,更低的能源價格,卻未曾想到今天歐洲電力市場脣亡齒寒的景象。

您已閱讀12%(325字),剩餘88%(22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