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中國技術或可幫助貝南農民適應氣候變化

索蘇:中國在西非國家貝南指導當地農民採用耐旱玉米品種,但缺乏資金支持卻阻礙著這種做法的普及。

2018年,由於乾旱和熱浪襲擊貝南高原省,埃皮芬•法格博洪(Epiphane Fagbohoun)種的甜玉米幾乎顆粒無收。意外的天氣使他的玉米植株在開花期枯萎。「由於沒有收入,我不得不借錢過活,」他說。

然後在2020年,近鄰韋梅省(Ouémé)的大雨導致韋梅河(Ouémé River)決堤,理察•霍埃託(Richard Houeto)在阿夫蘭科地區(Avrankou)的23公頃玉米中有15公頃絕收。他說:「三分之二的玉米種植戶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該地區洪水的影響。」

玉米種植在貝南很普遍。根據2019年農業普查,近80%的農民生產玉米。在韋梅省和高原省等地區,玉米種植就像是家族傳承,人們世代都在種植。

您已閱讀12%(304字),剩餘88%(22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