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的夏天,我與中方和美方團隊聯合創辦了一個叫做Robert Frost Camp(RFC)的夏令營,帶領中國孩子來到緬因州的森林大海邊與美國孩子、團隊匯合,開啓和孩子們一起探尋內在動力的旅程 。
時隔幾年來分享這個夏令營的故事,是因爲我觀察到,哪怕雙減之後,家長對素質教育和孩子的自驅力仍然存在許多疑問——減輕外在壓力似乎並不代表著獲得內在動力。那麼,孩子學習成長的內在動力可以有哪些?Robert Frost Camp是通過體驗式教育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的。
我在唸教育學院的時候,最關注的課題是agency,詞意較近的翻譯是「主觀能動性」,更準確來說應該叫「內在動力」。我很關注這個課題,是因爲觀察感受到大部分中國孩子成長方式中,內在動力是很弱的。在學校,有老師告訴他們要上課、交作業、考試。回到家,又有家長不停告訴他們要喫飯了,寫作業了,把電視關掉了,刷牙洗臉了,睡覺了。孩子們一直被外在壓力驅使,疲於應付。時間久了,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就變得很弱。有時候家長老師的聲音太強,到了讓孩子聽不見自己的聲音的地步。到那時,家長卻嘆一口氣說「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自覺」「現在的孩子怎麼都沒什麼人生目標跟動力」「現在的孩子是不是得了空心病」。
您已閱讀15%(516字),剩餘85%(29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