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1/3,超過220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根據聯合國發佈的《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中國排名第二,僅次於德國。中國強大的製造能力背後是大量傳統和新興的工業城市,包括深圳、上海、東莞、蘇州等。我們重點關注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城市,並對其製造業實力進行排名。事實上,中國許多小縣城在某些產業具有壟斷地位,如丹陽(江蘇)在眼鏡生產、德州(山東)在健身器械,或者爲產業鏈提供某些關鍵的零組件,如崑山和江陰。然而由於這些城市規模較小,儘管極具特色,卻難以形成更大的集羣效應,能夠承接的額外投資是有限的。
由於製造業的增加值在城市層面沒有官方數據,因此我們我們以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50億元爲分界點,研究處於該水準以上的地級市。最終排名包括的城市數量爲115個。根據省級數據,製造業增加值約佔工業增加值的70-90%,因此工業增加值大約能夠代表當地的製造業實力。這裏我個人將重點討論排名前20的製造業城市,並比較他們的宏觀經濟結構和綠色轉型水準。
製造業城市20強
您已閱讀13%(446字),剩餘87%(31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