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上海密接轉運安徽蕪湖側記

葉勝舟:很多事牽涉民衆利益、情感和慾望,沒有如此簡單。黑是黑、白是白太理想化,不是真實的生活和人性,往往需要折中妥協,法理情兼顧。

自2020年1月起,中國抗疫28個月,上海曾經一直是「優等生」。誰也沒想到2022年3月破防,Omicron毒株在社區廣泛傳播,3月1日至5月3日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近60萬例。誰也沒想到自3月28日封城,不少的社區從3月中旬就封區,元氣大傷,亂象頻現,「精準防控」搖身一變爲「精準外溢」。

3月1日至今,我的小區報告3例陽性,很巧合都與醫生相關,支撐到現在實屬不易。共門共路的相鄰老舊小區徹底淪陷,由於廚衛共用、通風條件差、人均居住面積小、有些居民不自律、早期陽性未及時轉運等因素疊加,近半居民已經陽性。成爲全區拔點攻堅的重點小區之一,區委書記前來蹲點,中央指導組現場督查。

4月1日,我解除居家監測、健康管理之後第二天做抗疫志願者,相鄰老舊小區18號樓、19號樓已報告陽性。穿大白在17號樓守了一天,曾經三次挨家挨戶敲門,親眼觀察了每家的居住條件,觀察了不少居民自律性欠缺,「足不出戶」實現不了,存在散步、遛狗、閒聊、玩耍、聚集、取快遞、小賣部購物、室外隨地吐痰和抽菸等行爲。

您已閱讀6%(437字),剩餘94%(73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