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詹森(Jensen)和麥克林(Meckling)就主張,面對與經理人之間的代理衝突,股東應該授予經理人股權激勵,讓經理人像股東一樣思考,以此來協調股東與經理之間的利益衝突。股權激勵計劃將經理人利益與股東的利益牢牢綁在一起,像爲經理人戴上了一副純金打造量身定製的手銬一樣,因此獲得「金手銬」的美譽。世界上最早的股權激勵計劃實踐來自明清時期晉商商號中,出銀股的東家向掌櫃授予的身股。
員工持股計劃是激勵對象更廣和受益範圍更大的經理人股權激勵計劃,是經理人股權激勵計劃的擴大版和現實版。在設計邏輯與實施路徑上,二者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隨著2014年6月證監會發布《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A股上市公司興起員工持股計劃熱潮。截至2022年2月,A股上市公司已發佈1500多份員工持股計劃公告。在2013年啓動的新一輪國企混改中,員工持股計劃更是成爲國企混改的標配。
我和我的團隊注意到,近年來一些上市公司推出「零成本」員工持股計劃。例如,2022年2月19日,東山精密發佈2022年度核心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持股計劃。該計劃無需持有人出資,除開戶費、手續費及有關稅費等所需費用外,員工無需支付其他費用。股份來源爲公司先前回購的136.61萬股股份。
您已閱讀16%(544字),剩餘84%(29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