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9日,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發表《美國將全面修訂併購規則以打擊「非法」交易》,文章提出美國兩大競爭監管機構正著手對併購指導方針進行全面修訂。在拜登政府尋求打擊反競爭行爲之際,這可能大大增加達成大型併購交易的難度。
反壟斷是美國政府與產業博弈的重要話題之一。巨型公司通常能控制生產的某一領域,而政府控制了對企業行爲的合法性評價與裁定。美國現代化起步於私人爲主推動的工業化,由於規範尚未成形,國內寡頭可以私下定價影響甚至操控國民經濟,這會引起政治反彈。事實上,美國政府在歷史以及至今都相當注重反壟斷。鍍金時代(南北戰爭結束到20世紀初)是美國本土企業規模崛起併成爲跨國公司集羣的時代,也是美國確立資本主義精神的時期。在半個世紀時間裏,美國政府意識到企業對生產的控制、對政治的滲透、金錢對選舉選票干預的危害。這一時期,聯邦政府既鼓勵企業的發展,又嚴格執行反壟斷。
鍍金時代末期,巨擘兼併進入高潮,成百上千家公司被吞併而銷聲匿跡。美國從一個企業林立、競爭激烈的市場,變成了一個寡頭統治、排斥競爭的市場。因產業而興起的家族,如范德比爾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成爲左右經濟的關鍵。也正是在此時,壟斷的弊端逐漸浮出水面。美國人很快意識到,在涉及石油、鋼鐵冶煉、金融等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行業,壟斷不僅推高價格、擾亂市場競爭,導致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平等,還助長政治上的集權主義和民族主義。因此,民意匯聚,監管勢能不斷累聚,反壟斷最終在劇烈的社會變遷中爆發。
您已閱讀14%(632字),剩餘86%(37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