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公司治理

恆大債務危機暴露出的民營企業治理問題

鄭志剛:恆大債務危機本質上是金字塔控股結構下資本系族內部成員間相互抵押擔保,變相形成的預算軟約束,導致一定程度上出現所謂「大而不倒」現象。

隨著中國恆大於12月3日發佈無法履行一筆2.6億美元擔保責任公告,廣東省人民政府向恆大地產集團派出工作組,恒大集團債務危機影集更新。

在很多人的眼中,恒大集團和已經破產重整的海航一樣是標準的民企。如果恒大集團只是類似於家庭手工作坊和夫妻餐飲店(經濟學上所謂的「新古典資本主義企業」)那樣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的民企,即使由於舉債到期無法償還本金利息,引發債務危機,理論上,債權人可以上門把恒大集團舉債時用來抵押擔保的 「牛」拉走,「房子」拆了,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不了的。

但問題的複雜之處在於,恒大集團是以其旗下上市公司進行顯性或隱性抵押擔保,因而恒大集團債務危機是與背後的權益融資深度關聯的債務融資引發的投資無法收回本金和實現回報的危機。

您已閱讀5%(320字),剩餘95%(61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公司治理新視野

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他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泰康資產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著有《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成爲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國企混改的理論、路徑和模式》等著作。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