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教育

國際教育界建立自律體系時機成熟

肖經棟:目前這個階段,國際教育界亟需加強互動和交流,建立標準規範行業發展,消弭不理性和不規範的競爭行爲,給行業賦能,給家長、學生信心。

前幾年實地調研全國各地國際學校時,經常會有國際學校的領導向我們建議,考慮到宜校實地調研了全國近500所國際學校、國際部,對各地學校熟悉,是否可以採用類似國際教育聯盟形式,推進業內互動和交流。我們當時考慮到,宜校對國際學校調研還遠遠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對國際教育的理解還需要進一步加深,並不具備組建類似國際教育聯盟的基礎和條件。也就是說何德何能,豈敢負此重任。

一直到今年9月份,宜校在成立6年後才首次設立一個全國國際學校升學指導WeChat羣。宜校會定期邀請在升學指導上成績突出、工作有特色的嘉賓進行分享,短短兩個月時間,聚集了全國200多所國際學校300多位升學指導老師。升學指導羣受到歡迎,並非說明宜校有多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而是在於中國國際教育界十分需要專業、精準的業內互動交流。宜校每年會訪談近千拿到世界名校offer的學生,所以較爲清楚全國各地國際學校的申請情況,從中挖掘並邀請合適的嘉賓進行分享,給國際學校升學指導老師們的工作提供參考,這些引起了業內的關注並積極參與。

無獨有偶,從去年以來,不少國際學校領導找到宜校,希望能夠引薦一些優秀學校進行互動交流。大家所關注的學校主要有申請成績國內遙遙領先的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新銳的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在競賽上表現突出的深圳新哲書院等等。

您已閱讀23%(546字),剩餘77%(18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