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

從美國DPA制度的歷史和現狀看孟晚舟案中的玄機

孫棟瑜:美國耗費如此多的司法資源,加拿大也因本案承擔了巨大壓力,暫停協議中的事實陳述又做出了詳細陳述,爲什麼還對孟晚舟如此寬大?

沉寂數日的孟晚舟引渡案近日出現重大進展。該案8月18日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高等法院完成引渡程式全部聽證,但法官宣佈10月21日纔會公佈是否准許引渡的判決。正當人們等待不足一個月後的裁判結果時,北京時間9月24日晚10點多,美國媒體突然報導美國司法部已和孟晚舟一方達成協議,孟晚舟將獲准回到中國;不足12小時後,孟晚舟已搭乘從溫哥華到深圳的中國政府包機。

從美國聯邦司法部的公佈的檔案看,孟晚舟和美國聯邦司法部達成了公訴程式暫停協議(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 下文簡稱暫停協議)。那麼暫停協議在美國法下是什麼性質和效力?應該如何在程式上和內容解讀這份暫停協議?這份協議又會對還在進行的對華為的公訴產生什麼影響?

一、暫停協議——譭譽參半的檢察工具

您已閱讀10%(339字),剩餘90%(29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