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穩定槓桿率提高經濟成長質量

秦勇:要維持金融風險穩健,最根本是實現槓桿率與勞動要素生產率提高的匹配,這樣可以減少政府藉助於槓桿率上升的衝動。

全球經濟經歷了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主要經濟體政府都處於危機應對模式中。中國經濟雖然危機的救治速度很快,但是從 2009 年開始,中國總體宏觀槓桿率平均每年上升 10.7 個百分點, 也並沒有擺脫「危機後模式」。我們把槓桿率與 GDP 現價累計同比 2 期移動平均放在一起看, 可以看到明顯的週期規律,也就是當槓桿率快速上升,對 GDP 拉動作用顯著,但是當槓桿率趨緩,GDP 的同比增速回落的就十分明顯,這代表槓桿率上升可能帶來一定的滯後影響。

數據來源:WIND

您已閱讀11%(235字),剩餘89%(19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