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

驕傲月行銷的東西對比與避雷針祕籍

趙瑩:行銷以同性戀爲主題的產品,可能給快消品公司帶來與年輕消費者的對話空間,也可能因爲考慮不夠周全,而給品牌帶來羞辱性的尷尬情境。

與中國的電商平臺喜歡造「雙十一」、520、618之類的單日購物節不同,美國社會變遷中,出於對不同弱勢羣體的關注,大眾和品牌喜歡創造各種月份相關的話題,例如一月份因爲有國定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假期,於是就成了非裔美國人月,三月份因爲國際婦女節的關係,就成了女性關懷月,而我們現在身處的六月份,則成了關注LGBTQ+(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酷兒、雙性人、無性戀及其他任何人)羣體的驕傲月(Pride Month)。

滿大街的彩虹標識之外,我手機的應用中,日本樂天Rakuten和房產中介Zillow也紛紛把Logo標識改成了彩虹色,一時間彩虹旗飄飄,品牌們都希冀通過這種方式,與年輕而追求自由的消費者拉近距離,然而驕傲月行銷翻船的品牌亦不在少數,近日,樂高就因爲其第一款同性戀套裝產品上市而踩了雷。

產品一上市,就有大學文化學的教授對此款樂高的創意和市場推廣大呼價值觀錯亂,保守的福克斯新聞則在6月1日發佈公開評論表示抗議,其新聞主持人威爾凱恩甚至開玩笑說,樂高推向市場的多元化玩具的顏色編碼,看起來可能是由白人至上主義和基督教恐怖主義的三K黨前大巫師大衛杜克設計的。

您已閱讀21%(482字),剩餘79%(18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