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社會

躺平和內卷反映的中國社會問題

鄧聿文:中國的90後和00後遇到難題似乎不奇怪,但爲什麼恰恰是這兩代年輕人要承受這個發展代價,躺平和內卷意味著什麼,這是值得思考的。

每個網路熱詞的出現背後都有相應的社會現象和社會情緒做支撐。「躺平」和「內卷」流行中國輿論,反映的是以90和00代爲主體的中國青年對自身境遇的不滿乃至絕望,進而採取一種逃避競爭的消極的人生哲學。這種對當下和未來的不滿和絕望,雖然看似只表現在部分青年身上,然而,能讓一個國家的青年羣體失去對人生的熱情與上進,對未來看不到出路的情況,就不僅僅是青年的問題,實際也是社會出了問題,嚴重點說,是社會出現了危機。

「內卷」本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意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爲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這個詞在2017年末進入中國公衆視野,但它的流行,則在最近兩年,尤其今年隨著「躺平」一詞的出現,「內卷」也不再侷限爲網路和青年之間討論的話題,而成爲一個全民話題。人們對「內卷」有多種說法,一般指內部的過度競爭或惡性競爭,通過壓榨自己,來獲取相對別人的微小優勢,但這個詞更準確的含義用一些學者的話說,可以描述爲「不斷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環」以及「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

「躺平」則相對於「內卷」而言,它的意思是指放棄靠拼命工作來攢錢、不斷產生焦慮而傷身的生活模式,採取主動降低自身慾望,從而緩解生存壓力的一種生活哲學。換言之,由於「內卷」的過度競爭導致一些人身心疲憊,索性就降低生活目標,以一種失敗者的面目退出競爭。因此,它代表的是一種消極的反抗。這兩個詞,一個指向「過度競爭」,一個代表「退出競爭」,它們成爲中國一些90後乃至00後常掛嘴邊的詞。

您已閱讀10%(636字),剩餘90%(55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