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工智慧

AI:如何在利潤與道德之間找到平衡

桑希爾:目前很大一部分公衆注意力集中在人工智慧令人擔憂的用途上。但如果我們不去利用人工智慧,社會可能會錯失哪些好處呢?

以下這個問題,即使是最聰明的人在最強大機器的幫助下也難以給出答案:在什麼情況下,不去利用一項變革性技術的社會成本,會超過利用該技術所帶來的明顯風險?

沒什麼不對的是,很大一部分公衆注意力集中在人工智慧令人擔憂的用途上,例如殺人機器人或無處不在的面部識別技術。這導致人們要求對其進行更嚴格的監管,歐盟(EU)目前正在進行這項工作。但仍不可知的是,如果人們不以負責任的方式充分利用人工智慧,社會可能會錯失哪些好處。可以理解的是,我們對科技企業獲得機密病歷訪問特權的可能性抱有反感。但我們很少意識到這些企業的寶貴貢獻,在當前這場疫情期間,它們幫助疫苗接種工作以最快速度覆蓋臨牀弱勢羣體。

與谷歌(Google) DeepMind的聯合創辦人傑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進行交談,會讓人想起這項技術在知識方面帶來的許多令人激動的可能性。在哈薩比斯看來,人工智慧是終極通用學習機,它可以讓人類有能力應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醫療保健、能源轉型和經濟生產率。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世界上最有用、最不知疲倦的研究助手。

您已閱讀29%(458字),剩餘71%(11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