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消費強勢迴歸下掩蓋的結構性問題

章俊:消費復甦勢頭整體不錯,但總量數據掩蓋了一些結構性問題;雙循環中,用科技創新來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通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來繼續做大國民收入。

回看3季度數據,對於當下也有不少啓發。先看GDP增速,雖略低於市場預期,但消費數據卻讓人眼前一亮。9月份單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在8月份轉正之後在9月跳升2.8個百分點至3.3%。如果說先前消費數據很大程度上受汽車消費較高韌性支撐,9月份除汽車消費以外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跳升3個百分點,並一舉扭轉之前連續8個月的負成長,成功轉正。從公佈的4.9%的3季度GDP貢獻構成來看,最終消費的貢獻從2季度向下拖累GDP增速2.35個百分點,轉爲向上拉動GDP增速1.7個百分點。

最終,消費貢獻的跳升不僅彌補了資本形成貢獻的下降,而且還而外多貢獻了1.65個百分點。此外,國慶黃金週外出旅遊和消費火爆,令海外依然深陷疫情的海外網民豔羨不已。所有這些積極的經濟數據釋放的積極信號,是否意味著受疫情衝擊最爲嚴重的消費是否已經正式迴歸,消費復甦的前景已經是一馬平川?

消費復甦勢頭整體看來的確不錯,但我們認爲靚麗的總量數據掩蓋了一些結構性的問題。

您已閱讀15%(416字),剩餘85%(23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