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疫後經濟刺激影響全球碳排放趨勢

凱瑟琳•厄爾利:一項新的評估發現,各國政府應對疫情的經濟措施正在影響能源相關排放量的長期成長放緩趨勢。

去年,二十國集團(G20)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0.1%。與2008-2009年因爲金融危機等外部衝擊所導致的碳排放下降有所不同,這是二十國集團首次因氣候政策而出現碳排放下降的情形。相比之下,2018年其碳排放成長了1.9%,2005至2017年間碳排放的平均成長率爲1.4%。

然而,各國政府出臺的新冠疫情經濟復甦計劃不僅未能鞏固這一積極趨勢,反而有可能會出現倒退。二十國集團中,至少有19個國家頒布了針對國內石油、煤炭和/或天然氣部門的財政扶持政策,14個國家出臺了無氣候附加條件的航空公司紓困計劃,還有7個國家爲汽車行業提供了無條件支持。

以上都是今年《氣候透明度報告》(Climate Transparency report)得出的主要結論,該報告由各大智庫和環保組織聯合撰寫,主要評估二十國集團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表現。

您已閱讀16%(366字),剩餘84%(18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