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寬鬆已成西方央行「鴉片」

胡月曉:西方貨幣寬鬆,制止了金融恐慌,穩定了市場,而且還「製造」了資本市場的「繁榮」。寬鬆貨幣就如西方經濟發展的鴉片,戒掉何易?

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美聯準主席鮑爾對外宣佈,將調整貨幣政策框架,引入「平均通膨制」,即並不嚴格限定通膨目標線,實際通膨暫時高過傳統2%的目標線,並不會引起政策改變,只要在中長期限內平均通膨不突破目標即可。

這意味著現實通膨率對貨幣政策的制約被大大解除,FED即使在通膨回升趨勢和預期形成,且突破2%的情況下,也可以以未來將回落爲理由,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通膨目標制的調整,實際上爲FED持續實行寬鬆,放寬了條件和增加了實施便利性。從西方央行規模擴張歷史看,寬鬆貨幣已成爲一致選擇,並愈來愈上癮。西方貨幣之寬鬆,不僅制止了金融危機的恐慌,穩定了市場,而且還「製造」了資本市場的「繁榮」,如美國股市——但是,就如鴉片讓人精神短暫振奮一樣,上癮只會更加掏空一個人的健康。寬鬆貨幣就如西方經濟發展的鴉片,雖則知其無助實體經濟復甦,但既已上癮,藥又易得,戒掉何易?

通膨在經濟週期中的核心信號已異化

您已閱讀14%(399字),剩餘86%(24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