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外題內解:「雙循環」築基高水準開放

程實、錢智俊:面對全球化的歷史性困局,中國「雙循環」並非走向「閉關自守」,而是選擇通過向內發力,爲高水準開放打開向外空間。

「嶺深常得蛟龍在,梧高自有鳳凰來。」面對全球化的歷史性困局,中國「雙循環」並非走向「閉關自守」,而是選擇通過向內發力,爲高水準開放打開向外空間。

一方面,基於「內循環」的高質量發展,中國料將與全球經濟締結新的利益紐帶,強化「外循環」中雙向開放的動力。另一方面,「內循環」的產業升級預計將推動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爲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體系打造新的戰略支點,優化「外循環」中國際分工的路徑。得益於此,中國經濟有望在全球復甦中發揮更加穩定而積極的作用, 並以區域化的加速發展引領全球化的新變革。

以「雙循環」爲基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高水準開放與新一輪全球化浪潮有望相互促進,共同拉動全球經貿體系走出歷史性困局。

您已閱讀7%(300字),剩餘93%(39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