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有力的疫情控制措施和之後及時有效的政策應對,中國GDP增速在2季度轉正,並實現了3.2%的超預期反彈。但與之相對的是,中國以外的全球經濟在疫情的衝擊下陷入了至暗時刻。
根據摩根史坦利全球宏觀團隊預測,全球經濟將在2季度負成長8.1%,其中G10 發達經濟體負成長12.9%,中國以外主要新興市場也將負成長10.1%。但與市場普遍相對悲觀的預期不同,摩根史坦利全球宏觀團隊預期下半年全球經濟將進入V型反彈,GDP負成長幅度將逐季收窄,並於明年1季度轉正,這意味著全球經濟僅花了4個季度就回到了疫情前的產出水準。相比於08年次貸危機之後全球產出水準花了8個季度纔回到危機前水準,本次疫情衝擊雖然來勢洶洶,但衰退持續時間較短,這背後是(1)疫情的外部衝擊屬性;(2)經濟和金融部門槓桿率較低;(3)全球政府央行更爲及時的政策反應;(4)貨幣和財政政策協同。
雖然就經濟復甦的軌跡究竟是V型、W型存在較大爭議,但我們認爲全球就業復甦可能會明顯滯後於全球經濟復甦,從而使目前全球貧富差距問題進一步惡化,進而導致全球民粹主義和地緣政治問題變得更爲複雜。
您已閱讀19%(471字),剩餘81%(19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